黃依婕
BEYOND ARCH
AJ 建築師-林煜傑 & 熱血建築人-黃依婕
熱血築人 黃依婕
作品 違建-台北的城市樣貌
創作理念
違建 - 台北的城市樣貌
閱讀城市的方式,影響著人們如何理解這座城市。因此城市中的每一個角落,都應該被規劃成——「希望被理解的樣子」。
台灣的城市發展,呈現一種極為「有機生長」的樣貌,無論是居民因應各種空間需求搭建出來的空間,或是基於各種資源考量所製造的景觀,微型的改變不斷地在發生。「違章建築」就是居民因各自需求搭建出來的空間,我認為違章建築是台灣都市很特別的一種樣貌,是 代表在地生活的一環。在許多公開場合,違章建築被冠上「都市之瘤」,也被社會貼上了妨礙公共安全、影響公共衛生、破壞市容觀瞻之類的標籤,諷刺的是台灣地區,為數不少的家庭中都有程度大小不一的違章建築。
遊走台北街頭,不走車多人多的大馬路,鑽進窄小的巷弄內,觀察都市縫隙,發現除了房屋老舊的問題以外,違章建築的數量也不少,讓我聯想到,沉落海底的寶藏船,經過多年後,增加許多附加物,以供其他海底生物棲息一樣,同時我也在思考,老屋與違建共存的可能性。
研究都更案推行時的法規與條件,探討公有性及私有性的平衡,研究每個違章特性,在都更案沒辦法推行的狀況下,尋找一個方法讓房子生命得以延續,落實居住正義。研究各項材質與結構性質,結合違建可拆可自行加裝的概念,若是違章建築的公共性及利益變多了,是否能走向合法化, 變成一種「類違章」。
設計主題
研究違章原有特性,加強結構,在老舊房子上附加一些「類違建」的建築,探討都更或不都更的狀況,以「寄生」的想法下手,除了加強安全性,也讓建築物更有生命力,增加公共性及公共空間,讓違章建築成一個有利的寄生體,與我們生長的城市互利共生。
畢製心得
當初選擇這個議題是因為大三下的一個設計題目,接觸到「違章建築」,但當時時間不多,所以想利用畢展好好深入這個主題。
以違章建築為出發點,我另外再加了「都市更新」與「居住正義」等社會議題的元素進去。因為涉 及的題目比較廣泛,也比較容易被忽視,走在台北街頭時,會特別觀察房屋情況及違建的狀況, 發現違章建築真的是隨處可見,多到讓大家都習慣這種景象了,談到違建,就會涉及到都市更新的範圍,所以我先從都市更新的方向切入,了解一些新聞案件,從新聞案件裡面去選擇基地,最後選擇了文林苑都更案附近。我想試試看,能不能用自己的設計方式,創造一個比都更過後的建物居住起來更舒適的地方,也就是跟文林苑做一個對比,選擇士林也是因為這邊的老屋比高,也有比較完整的建築物週期。
我選擇不把既有建物拆除,想保留結構跟一些空間,再納入一些新的公共空間,動線串聯七排房子,除了讓基地內部的活動活絡外,也讓基地周邊的行為能一起融入。
一樓的部分針對「基地周邊的人與行為」,二、三樓「保留原有住宅形式」,頂樓部分針對「基地內的居民」。 我希望能把我的設計做時間的規劃,並把他模矩化,之後能套用在任何需要都更卻無法都更的地方上。
這次畢製我了解到都更的一些事情,也希望能有更多人重視及發現違章建築的問題,但願往後在建築的路上能在這塊盡一份心力。
A J 建築師怎麼看
當學生有個權力,就是「反叛」。
一直記得當初這些「建築阿菜」,他/她們抱著自己的作品和題目,跑來選他/她們的畢業設計老師,理所當然討論題目變成很重要的討論議題。依婕這個很有個性的建築青年,她說了一句讓我印象深刻的話,她說:「我想讓『違建』變好東西,替那些住在老房子裡的人,找到繼續住在老房子的理由」。
很酷的開頭,也揭開了我不知所措的開始……
我不是那種可以很形而上講東講西的老師,每一件事沒有個背後支持的論點基礎,會沒辦法讓我延續思考。這位同學的說法,我很頭大。但也只能硬著頭皮做下去。
不得不說這種野心實在不是我這種建築大叔,會去思考的問題。為了當一個可以幫建築青年圓夢的老師,我開始跟她聊這個議題,「聊聊現在新的住宅建築跟那些老房子有什麼不同」
依婕說:「公共區域的大小差很多,新房子維護公告區域的負擔比較大。又說:老房子住久了,因為使用改變,建築的室內和外貌也跟著時間而改變,但新的建築有強大的約束力,盡可能不讓私人使用影響整體建築形體。」
還說:「老房子的公共區域是對外開放的空間,與周圍的人有互動的機會。但新住宅建築的公共領域是被圍封的,人與人之間沒有模糊的空間,只有明確的界線。」
沒錯她找到重點了!
違建如果是一個為公眾而存在的空間形式,那違建本身模糊又自我的構造,則有機會讓那些在等待更新的建築,有一個可以轉換的過程。一個延續老居民情感與生活,「有趣且具公益性的公共違建,就變得值得令人思考了」。
我想,也許依婕她的設計結果沒有充分的展現出「她腦袋裡美好的違建公共空間的形體,但已經讓我們這些建築中年背脊冒汗……,挫ㄌㄟ蛋了。只好來杯啤酒壓壓驚吧!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Photo Credit:黃依婕
Text/黃依婕 AJ 建築師-林煜傑
Visual Creativity:逐角創意